【第三屆台灣花店職業大賽】決賽-12間入圍花店介紹

台灣花店職業大賽
決賽入圍花店介紹 & 人氣投票(已結束)

編號依抽籤決定。
人氣投票時間112/11/10 10am-11/12 4pm

No.1 予花日常花苑 / 蔡斯丞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將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以自然風格的方式呈現,為花店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和溫暖。在這樣的環境中,顧客能夠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和舒適的氛圍,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之中。這種自然風格不僅賦予了花店獨特的魅力,也營造了一種舒適和親近的氛圍,讓顧客能夠輕鬆而愉快地挑選心愛的花卉。
  每一朵鮮花都仿佛帶著大自然的氣息和祝福,讓顧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到一絲寧靜和喜悅。因此,這樣的花店不僅是一個購買花卉的地方,更是一處讓人心曠神怡的天地,讓顧客能夠暫時遠離塵囂,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從萬華的古地名發想,船型架構象徵承載著剝皮寮產業發展的「艋舺」,堆砌成船的方框宛如剝皮寮早已人去樓空的亭仔跤。在「予花日常花苑」的設計師蔡斯丞的作品中,暖色的花朵就像老街熱絡的人流,搭配可以展現堅強與溫柔的葉材,表達出人的生命力、堅定、熱情等情感。
  斯丞認為花的魅力在於:花是最美麗的事物,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產物,花藝創作者與花店經營者透過花訴說故事與想法,利用花替顧客傳遞感情,以花作為語言,將大自然的饋贈透過雙手,表達千言萬語。花店這個行業結合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情感的深刻理解,花店經營者每一天都與花親密相處,仔細觀察花與葉的紋理,就彷彿是閱讀大自然的詩篇。每一朵花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每一片葉都蘊含著生命的力量。細微的觀察不僅讓我們更好的理解花的本質,也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人與人間的情感。
  斯丞表示:花店不僅是「花」的銷售點,傳遞情感是花店重要的工作。設計師們為客人表達愛意、祝福、感激與關懷等情感,並在花卉的世界中,找尋對生活的嚮往與期待。「無論是在喜慶的時刻還是在平凡的日子裡,我們的花卉將一直伴隨著人們,讓情感在花的綻放中繁盛生長。」斯丞認為這是支持他經營花店的重要理念。
  斯丞謙虛的說自己從學習花藝開始到獨立經營花店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但是為了追求進步,他也參與過數次花藝競賽,參與競賽是為了達成對自己的期許與驗證:「期許自己可以透過競賽學習不同的技巧或作品想法的表現方式,驗證自己對花藝技術的磨練與檢驗」將競賽當作進步的壓力源。
  斯丞表示這一次的花店職業大賽是考驗自己如何面對花店業者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參與競賽的過程也是與其他同業的交流,從而產生不同的想法與激盪,並檢視自己是否具備解決不同客戶需求的能力,雖然每一次競賽都是對腦力與身心的考驗,但完成作品後都會期待下一次可以透過作品訴說其他故事的機會。


予花日常花苑
店址: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60巷38號
FB:予花日常花苑
IG:floral_daily_tw

No.2 蔓綠絨花卉有限公司 / 羅凱云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所有美的表達、藝術、延伸至抒發個人情感,都源自於『人』。
  因『花』轉瞬的生命能釋放強大的能量,可與不同素材融合並產生激情。
  我們將從心出發,透過花朵形塑的過程,再搭配傳統油畫、書本及藝文空間,激盪出不同靈魂之間的共鳴。
  走進Philogreen,彷彿依循著季節走訪,輕聲細語訴說時光的更替;是一種歷史融合後,經過新/心的淬煉,恆久傳承。
  選用將近一世紀的老件,留住歲月的魅力;
  搭配當代具有標誌性的Masters Chair(大師椅),驚訝之餘,保留了溫度,再賦予新的意義。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以破碎的磚瓦呈現剝皮寮產權爭議的歷史背景,結合象徵著街區製本產業的鉛字,「蔓綠絨花卉有限公司」的設計師-羅凱云在選拔賽中,以〈原.本〉為題,呈現剝皮寮街區的過往與未來展望。作品像是從磚瓦中昇華的靈魂,潔白的梨枝串聯色彩明亮的花朵,讓人聯想街區從數百年的歷史中扎根,長出全新的視野。
  羅凱云覺得花店是透過花卉的力量,傳達情緒、思想與溫暖,這是一件極具挑戰性與成就感的工作。有著一種「完成他人的夢想」以及「心靈寄託」。而過程是重新發現與尋找自己,不斷的重新定義,並與不同領域的人事物交流。
  羅凱云表示:「『花』轉瞬的生命能釋發出強大的能量,看著花每日的變化能感染人心,產生共鳴。而且花卉能與任何不同的產業做結合搭配」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對消費者來說,花能夠讓人從現實生活中抽離,專注在另一個世界,從悲傷中療癒內心,既是心靈的寄託,也是表達思緒的一種方式。
  羅凱云認為參與比賽能讓設計師走出舒適圈,在高壓下挑戰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情,洗滌自己舊有的慣性。和其他選手交流切磋,培養戰友情誼,這是競賽中最珍貴的時刻。


蔓綠絨花卉有限公司
店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146巷2號
FB:philo green(蔓綠絨花卉有限公司)
IG:philogreen

No.3 囍艾美學工作室 / 陳世奇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在台灣購買花卉,大多都是節慶、紀念日具有目的性才會去花店購買,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的可以在各式各樣的賣場中購買到花朵,但花對於人們依然不是日常...
  行走在歐洲國家中你可以在路上可以看見許多路邊的花店,他們接近當地的人們,沒有過多的設計,你能看見是樸實的門牌、一籃又一籃的當季花卉陳列在木製花車上旁邊出現隨意堆疊的盆栽,路上的行人可能在回家的路途上購買一朵鬱金香為自己的生活添加一道溫暖,由衷希望這樣得日常能夠帶進台灣。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將單邊的椅凳椅腳作為手綁花的基底,「Divine囍艾美學工作室」的設計師陳世奇 Ryan,在選拔賽的作品中用拼接的葉片、溫暖色調的花朵呈現出剝皮寮拼接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特色。Ryan將作品命名為〈皈依〉,取其「回轉依靠」的意涵,象徵剝皮寮老街若有靈魂,肯定也期待著舊日的熱絡、曾經居住的居民終有一天能回到街區。
  Ryan與花店業的緣分起於求學時打工的送花工作,學生階段的Ryan並不熟悉花店的業務,只知道花店工作者非常忙碌。畢業後,Ryan也曾嘗試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但在花店打工的經歷與畫面卻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在偶然的機緣下,他回到了過去打工的花店,並重新開始認識花店,並且開啟對花的認知以及對花藝設計中無限創造性的熱愛。Ryan認為:「花在生長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形態出現,在花藝設計的過程中如何運用花的特色引發出整體的美感」是花的獨特魅力。
  在社群網路上,我們總能看見花藝設計師用自信、快樂且專業的態度談著自己的工作。真正進入花店產業後,Ryan親身看見了花店工作背後不為人知的辛勞,從最基礎的送花工作,到必須熬夜又早起的婚禮布置……花店的工作不只是綁綁花束,更需要勞心勞力將作品與會場完美呈現。每一次完成案子的成就感與挑戰創新的過程,是Ryan在花店工作中最大的收穫,面對繁重的工作,Ryan保持著對花的真誠與堅持,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客人與學生,堅持對花的熱情以及每一個作品的完美。
  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並非Ryan參與的第一次競賽,參與過台灣盃的他表示:在競賽過程中感受競賽的氛圍,欣賞其他選手的創作都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從事花藝這麼多年,都是埋首於工作,很少認識其他同業人員,希望能將這次的競賽當作是與同業人員的交流。


Divine 囍艾美學工作室
店址:台中市西屯區環河路25號(Lin酒店旁)
FB:囍艾美學工作室
IG:divinewedding

No.4 拾米豐瓶 / 范允菲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期望打造一間與大自然融入的花店,結合原始竹林之美與環保理念,不只賣花,更是生態友善的綠色空間。

「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

  主結構以竹為主,其堅固且富有彈性,是可快速再生的資源,落實了環保花店的理想主軸。
  半開放的展示空間,讓顧客能夠更親近花卉。盡可能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及其它不可分解之材料,轉而使用天然的替代品。
  願藉此重塑花藝的最原始被賦予的意義,回歸原始感受大自然最初的樣貌,且對大自然永保敬畏及尊重。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剝皮寮在台灣印刷出版業發展史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曾經出版過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的「太陽製本所」在本屆的選拔賽中也帶給許多選手創作靈感。
  「 拾米豐瓶 」的設計師 - 范允菲 從書本上的墨跡發想,將書本、樹木、樹皮與麻落水紙等元素與花卉結合,讓墨水與花朵對話,向觀者傳遞情感與訊息。允菲將作品命名為「 墨水的對話」,不僅成功讓過去的時光與當下的花朵相互渲染連結,更成功進入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決賽。
  從線上花藝教學起家的允菲,最初並沒有打算經營實體花店,但在推廣花藝的過程裡她發現,若想要讓花走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真正地走入到大眾的場域,才能迅速有效的推廣花藝。因此,允菲與姊姊便不只開始嘗試實體花藝課程,也開啟了花店的零售工作,嘗試用更多元的方式讓花草走入到大家日常的生活中。
  談到花藝的推廣,允菲相信花能為人的生活帶來改變,她說:「 沒有花的日子不會怎麼樣,但有花的日子會很不一樣。 」看似毫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卻總能為內心帶來強而有力的堅韌,也能為緊繃焦慮的日子添加上一些些鬆弛劑,將心放鬆放寬,所有的難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允菲相信:「 Live with flowers, bloom like a flower. 不論身在何處、是什麼樣的身分,生活裡都能有花。沒有繁複的包裝及不必要的裝飾,僅用最貼近你我的生活,不唐突也不突兀,將花草輕鬆地置入到我們的日常之中。」 這也是她經營花店的重要理念,她也期許自己努力地推廣環保永續的花藝概念,將總是被刻板印象想像成浪費及奢侈的花藝,變化成各種的可能。重視每一個細節,盡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心力。
  允菲說,在經營花店的工作過程中,除了提供自身的花藝知識及技巧之外,她更學習到如何傾聽他人。允菲表示曾經有一位買花人與她習花了數年,這位買花人才透露其實自己根本不喜歡花,是因過世的妹妹非常的喜愛花草,她才開始接觸花藝,試著更了解妹妹的喜好,讓花走入生活,彷彿妹妹未曾離開過一般。這位習花人對允菲說出了這一段故事,也終於了解為何妹妹為何愛花,花對人們的影響與改變,甚至最後習慣並愛上有花的生活。
  允菲說經營花店最大的收穫在於「 學習聆聽每一個人的故事,並且為他們人生裡的某一個重要篇章,添加花朵的美好滋潤。」 在偌大的世界中,允菲因為花草而結識了非常多的愛花之人,共同在習花這條道路上惜花。
  除此之外,從事花店工作後,更認識自己的內心,理解想要同理別人之前必須先懂得照顧自己。無論是工作亦或是生活,都因為從事花店的生活後,變得更加得清晰也柔軟。


拾米豐瓶
店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51巷8弄6號
FB:拾米豐瓶
IG:smfp.tw

No.5 芊芊花店 / 林晉豪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我是一個日常注重穿著、生活要優雅,重要時刻必須絢麗精彩的花藝師,這是一座我對於將來網路教學花店的念想,一間能夠影響社會與人們生活容貌的花店。
  我希望花店能夠透過花朵,來傳遞我的生活美學概念,鐵架構是電腦螢幕,透過傳播最快速的網路,形成如樹枝般的散播網連接到各處;而飛揚在網路線上的花朵,是我散播出去的美好意念,不管是技術、美感、色彩、空間設計、生活美學,都能透過千紅萬紫的花朵傳遞,讓學習花藝不僅僅是會做花藝,而是將美好能量沉澱在每個人生活的容器裡,讓生活更加美好優雅。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在剝皮寮的選拔賽中,「芊芊花店」的設計師林晉豪從「靈魂之窗」的概念發想,結合漆黑木炭與紅金配色的花材,塑造出昔日土炭市的熱絡氛圍。晉豪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巧思將作品中的窗戶當作花卡,寫下對收花者的祝福。當設計師以花、草、石、木搭建出空間,用他們的生命創造出新的念想,這些器物被使用的痕跡正是靈魂在空間中留下的溫度。
  在部分消費者眼中,花卉僅有觀賞的價值,並沒有實用性;花卉有生命,會隨著時間凋零,無法保值,也不能長期觀賞……這些因素都是讓大眾對「花」卻步的原因。但晉豪認為花的獨特之處,也正是花卉具有生命。因為價格不高,所以民眾送禮與收禮上更沒有負擔;因為會隨時間凋零,所以成為一種獨特的浪漫;因為具有生命,所以可以以無聲的方式傳達送禮者的心意;也正因為花並非生活用品,所以購花更能顯示送禮者的用心。花就像是一幅畫最後的點睛之筆,是一段故事中最耀眼時刻的重要配角。
  晉豪表示多數台灣人沒有買花的習慣,忙碌的生活步調讓台灣人難以停下思考何謂「生活美學」,如果經營花店、教學花藝,以簡單的方式讓花融入民眾的生活,讓每個人心中的美感覺醒,那麼花也能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周遭,改善日常大街小巷的樣貌。
  晉豪認為花店職業大賽是一個很特別的比賽,與其他花藝競賽面向不同,花店職業大賽的題目更著重於「商業性」。晉豪自謙的表示與其他選手相比,自己的技術與學習方向仍不夠豐富,但希望能以在花店的經驗創作出優秀的作品,證明即便不具有深奧的技術與底蘊,也能創作心中認為美好的事物,將理想化為現實。


芊芊花店
店址:新北市永和區得和路373巷6弄3號1樓
FB:芊芊花店
IG:cianflower1997

No.6 艾莉娜國際花藝文創館 / 唐靜羿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歡迎來到「森林裁縫師的魔法花園」,這裡是一個獨特的花店,我們將花草植物比喻為大自然的絲綢布料,就像一位精湛的裁縫師選擇最優質的布料縫製出華麗的衣裳。
  每一株花草植物就像是大自然的織品,它們擁有獨特的花紋、質地和色彩。有些像絲綢般柔軟光滑,有些像麻布般粗糙有力,還有些像蕾絲般精緻細膩。我們就像是巧手的裁縫師一樣,善用這些美麗的「布料」,運用花朵的色彩和形狀,綴以綠葉的繁茂,營造出生機盎然、饒富層次感的花卉裝飾。無論是簡約清新的花束、還是華麗精緻的花環,讓每一份花禮都像是一套精心設計的時尚訂製品!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圓拱形亭仔跤、木製雕花窗櫺、紅褐色的古樸磚牆……艾莉娜國際花藝唐靜羿設計師將剝皮寮結合清代與日治兩個時期的建築特色融入作品設計之中,用溫暖的顏色塑造出居民在地生活的感受,回答了「在歷史建物中是否應該將人的生活抽離?」的問題。討喜的設計也讓這組作品在剝皮寮的展覽中獲得參展民眾的喜愛。
  在孩提時代便與「花」結下了緣分的她,一開始是因為到親戚經營的花店幫忙,而開始沉迷於花的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個性上更喜歡花店工作的多變與挑戰性而決定投身花店業。
  「賣花」兩個字看似容易,其中卻有許多深奧的學問。跟上流行的腳步才能確保自己不被市場給淘汰。靜羿認為經營花店不能僅是將熟練的工作做好,更需要不斷創新、精進,才能提升花店商品的價值。
  花的魅力在於花與人一樣都是生物,有自己的表情、姿態,也充滿豐沛的生命力,認為花是最適合用來傳遞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禮品,透過設計師的巧手,運用花的獨特色彩與姿態能創造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作品。她也分享到自己曾經有一位客人一開始不懂如何用花,是從追女朋友才開始學習買花、愛花,最後也成為她的忠實顧客。
  當我們問到支持她經營花店,持續在花店業努力的理念是什麼時,她用以下的一段話回答:「我想讓更多人知道植物的美好,在這繁華忙碌、壓力緊張的日子裡,我們更需要花朵作為精神食糧,調劑身心,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情感。」這不僅是所有花藝師的心聲,也是花店這個行業持續存在的核心價值。


艾莉娜國際花藝文創館
店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94巷5之1號
FB:Sandra Tang 德國花藝/多元花藝教學
IG:sandratang_florist

No.7 屋簷下有花 / 顏逸昕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屋簷下有花,但不只有花」,我們不斷詢問自己,一間花店除了提供花與設計外,還能提供什麼,甚至是為所在的地方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而價值的顯現,源於人們對生活週遭的認同感。
  地方創生是社會變遷下,一個地方關注的議題,因此我們試著從地方創生的角度來建立一間花店,將在地歷史加入花店,讓花店不單純是賣與花有關的產品,而是透過花藝呈現的美,勾起對週遭環境的瞭解慾望,希望將花作為媒介,串起人們生活與城市的聯結。 屋簷下有花位於新莊區,我們試著以新莊廟街為主題,透過文字解說與含有新莊元素的花藝作品,並結合在地插畫家,以類似展覽的方式帶大家瞭解新莊。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將剝皮寮街區內的「桌仔店」場景融入花藝,以「新/舊」、「生/死」兩組對比創作花束,「屋簷下有花」的設計師顏逸昕用作品告訴我們:老街活化不僅是建築物的翻修,更重要是「人」與「物」的互動。讓觀賞者自身融入作品之中,想像桌仔店的情境,讓人進一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的精神也讓逸昕獲得評審的青睞入圍決賽。
  「屋簷下有花,但不只有花」,致力於將花藝與不同群體、不同專業、不同想法連結,秉持不斷創新的理念開創花店業的可能性,是逸昕經營花店的重要理念。逸昕表示屋簷下有花在創立初期,曾經和麵線店合作,將傳統麵線與花店結合,讓附近居民驚喜萬分。逸昕說在花店工作的這段時間,曾經歷許多不同的情境,花店的工作與他最初的想像有些不同之處,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了解客戶的需求比想像中的困難」因為了解顧客的需求不僅需要溝通討論,更需要在談話的過程中裡觀察對方的語氣、用詞等,設身處地為顧客設想,才能真正知道客人的所需。
  與其他創作媒材相比,「花」有著獨特的時效性,逸昕認為不同階段的花有著不同的美感,創作時不只可以使用鮮花,更可以依作品的需求選擇不同狀態的花朵,體現生命的流動之美。而「花」也能為人的生活帶來改變,有些害羞的人難以對他人開口,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將情感寄託於花,透過花表達自己的感謝、祝福、愛意與歉意……。
  「在花店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一位男生深夜出門找花店,只為買束花回去給女友道歉。最後他對我們花束的喜愛和誠懇的態度令人難忘,甚至給予了小費,這個瞬間讓我深刻體會到花的力量。」逸昕相信當人與人之間找到了傳達心意的方式,無意間也會讓生活增添正向能量。
  現代社會隨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花店業界也不斷的快速更新,逸昕表示參與職業大賽是檢視自我是否進步的指標,也是持續追求卓越的動力。不僅如此,在競賽過程中和其他花店經營者交流,也能讓自己調整花店經營的方式,而這些細微的改變正是整個花店業界進步的動力。


屋簷下有花
店址: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71號
FB:屋簷下有花
IG:yens_floralspace

No.8 兩個女人花藝 / 許哲豪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在這個花店中,我們將花藝提升至另一個層次,這是一場關於解構和重組的奇妙過程。
  每一位客戶都是我們藝術的靈感泉源。我們用心傾聽他們的想法,然後大膽解構,拆解出各種元素,再重新建構成作品。
  每一個花藝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元素都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而這一切都在花店的解構與重組中完美結合。
  歡迎來到我們的花店,一個充滿藝術與靈感的空間,讓我們一同解構並重新詮釋花的美好。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利用宣紙表現剝皮寮在地的印刷產業歷史,將文字的力量融入作品中,來自金門的「兩個女人花藝」設計師──許哲豪Simon在選拔賽中以潔白輕盈的花束象徵剝皮寮老街的靈魂,代表印刷業的文字連結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觸發觀者思考產業與人對於歷史建物的存在究竟有甚麼樣的意義?
  在金門經營花店的Simon認為花店這一行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能透過製作花禮或花藝設計,讓人們有更深層次的美感體驗,在花店每天都要面對許多顧客,與人互動,聆聽他人,並為客人設計出符合需求的商品……這些都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美好體驗。
  Simon表示花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花多變的色彩、姿態與香氣……都能展現出生命綻放的力量以及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與其他創作媒材不同,花的魅力正是自然的美好。
  Simon認為參與競賽不僅僅可以展現自己對創作與設計的熱愛,更是一次珍貴的學習機會。和其他同為花店經營者的選手交流切磋,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心得,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花店業以及花藝界不斷進步。


兩個女人花藝
店址: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10號
FB:兩個女人花藝
IG:islandflower_km

No.9 瑄花春樹 / 王筱瑄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花店」,做為一個以花草為載體的書寫者,我認為……它的模樣是「樹」。   於是……我造了一棵樹,一棵潔白、純淨、透亮的樹。
  千絲萬縷的根,連結著那些坐在樹下說話的人。
  它,透過樹根,與每個來到店裡的人們緊密相依:傾聽每個獨白、呢喃、渴望,轉換每種情緒,讓生命的能量流動起來。樹本無彩,其顏色是因與他人的情緒起了共感而來。 如同,真實世界的樹木,其姿態是因四季變化而來。
  我的花店,是一棵樹,是一棵溫柔的樹:想好好的,安放-每顆帶著故事而來的心。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以剝皮寮的傳統產業-木炭與印刷業發想,結合靈魂Psyche與蝴蝶的意象,「瑄花春樹」的設計師-王筱瑄以「書本造型的花束」在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選拔賽中突破重圍,擠身前十二名之列。
  王筱瑄表示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是她第一次參加花藝類的競賽,能在競賽的過程中看到來自不同花店的選手們對同一個主題的不同詮釋,以及賽後能與其他選手交流花店工作與花藝設計的甘苦,她覺得收穫良多。
  花草植物的生命與姿態隨季節更迭而變化,對王筱瑄來說「花材」作為創作載體的時限性就像是乘載了人們對生命的投射與縮時。
  花草植物的生命與姿態 ,是隨季節更迭而變化 :顏色、氣味樣貌與姿態,從含苞待 放,綻到凋萎 ……一切 ,都 宛如大地對人的溫柔提醒 。她覺得:「 生命,就是一種循環與流動交織的無常。從中,我們,得以體悟,並收穫花草帶給我們的 美好、溫暖與治癒般力量。 」。
她認為: 「 珍視當下,一期一會 」,是「花」最 有魅力 且最真實的語彙 。而,將花的美好 分享給更多人 、以花草說故事 ,並成為他人故事中的 一段風景,是她從花店工作最大幸福 收穫。
  如同,各行業都有 各自的辛苦。花店業 ,在有著與花共舞的浪漫情懷下, 其背後也 有著許多疲累與艱辛。 但,王筱瑄是這麼說的 :「 雖然手上的厚繭與傷口只增不減,但我依然樂此不疲。畢竟,能過著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的生活,多麼難得。 」


瑄花春樹
店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2巷12號B1
FB:瑄花春樹
IG:shcsflorist

No.10 Date Flower 花日紙 / 尤嘉璐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在浩瀚宇宙中,萬物皆由不同的能量元素結合碰撞而產生。
  然而目前地球上資源呈現過度開發,許多物種也將瀕臨滅絕。
  因此,佛洛拉星球上的奇幻花店就此誕生!
  它是一個將「陽光」、「空氣」和「水」轉化為具體養分的元素能量體,孕育出各式繽紛奇幻的花朵。
  元素能量體是一個自體循環的生態系統,初始呈白色,您可以根據喜好的顏色和樣式注入能量體,經過不同元素分子的碰撞,將生產出獨一無二的花禮。
  唯有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找出所需要的元素排列組合再生利用,循環永續才能維持大地和諧。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破損的水泥磚從裂痕中綻放出花朵,來自位在距離剝皮寮街區不遠的大稻埕花藝工作室「Date Flower 花日紙」,設計師尤嘉璐對於剝皮寮的迫遷案特別有感。對於長年與市府抗爭的居民來說,抗爭耗損了人的心靈,也讓街區猶如作品中的主體結構一般,看似是堅硬的水泥外觀,實際卻是脆弱的保麗龍,外露的生鏽鋼筋象徵過去的傷痕。然而,在主體的隙縫中,嶄露出新的綠意生命,象徵著土地的希望與重生。人們凝聚的力量也綻放出花朵與光芒。
  每一位參與花店職業大賽的選手都有不同的參賽理由。嘉璐認為花店業平時就如同其他服務業一樣,為了顧客、廠商以及來修習花藝的學生竭盡心力服務,參與競賽能讓自己跳脫舒適圈,並且重新統整從事花店工作以來的經歷,希望能藉由這些養份,完整的呈現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與情感。
  嘉璐認為「花」是極具魅力的創作媒材,每一種花有著不同的姿態與樣貌,就如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一般,面貌與性格各不相同。人類作為地球上最能掌握智慧與科技的生物,可以操控其他生物,運用科學的力量影響生物演化的路徑,在自然與人為的交互作用下,「花卉」產生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單純使用花的原始樣貌呈現作品是很直觀的純粹感動;而使用花與異材質結合是一種傳達內心深層意念的方式。
  因為世界上有著形形色色的生物與自然景觀,人類也從中產生了「審美」的概念。在現今社會「花」是多數人認為「美」的生物,除了顏色與姿態的視覺之美,花也有花香產生的嗅覺之美,花能作為藝術創作的媒材、精油芳療與醫學的材料,也具有豐富人類生活的精神美感,帶給人身心靈上的滿足。
  談到花之美,嘉璐說:「那是一種無形卻美好的存在,穿梭在各個角落。」她也期待11/10-12號看到作品的觀眾能不需任何言語,就感受到一些想法,不僅是她想要表達的,也希望能激發出每個人內心的故事。


Date Flower 花日紙
店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80巷12弄3號
FB:Date Flower 花日紙
IG:dateflower

No.11 煙花蕨醒 / 曾建銘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花藝的演進從祭品、貴族的奢華,到現代生活美學,見證了歷史的變遷。然而隨著疫情解封後的新開始,花藝面臨著新挑戰和機遇。消費模式和產業格局的改變,以及花價的不斷上升,迫使花藝師們尋找全新的出路。
  在這個重組突破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花卉設計。我們將探索非花素材的應用,融入結構和異材質,重新塑造花藝的未來。
  金屬、塑膠、石材等元素將成為我們創作的一部分,呈現現代感和獨特風格。對於植物的深刻理解,以不同方式詮釋花藝並實現商業化。未來花店將是充滿創意和打破傳統的地方,不再因昂貴的花卉侷限,而是將其價值凝聚在創意和設計上。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用紅磚元素呈現剝皮寮的建築特色,破碎的磚體象徵時代的沖刷;再構重組象徵新時代的重建與重生。設計師曾建銘在選拔賽的作品同時具有古蹟的元素與現代的靈魂,相對小巧的花束考量收花人在簽書會上拍照的方便性。作品融合了無機的建築與有生命的植物,恰好呼應了人與空間共同創造出「靈魂」的題幹。
  建銘認為「定義」會為自己設限,當我們詢問他為什麼選擇投入花店業時,建銘強調自己並不會特別去定義自己的工作,許多時候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煙花蕨醒」不只是一間花店,而是一間以花、植物為媒介的設計公司。
  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是曾建銘第一次正式參加花藝類競賽,對他來說,參與競賽的過程很有趣,也能激發出許多不同的想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參加競賽可以有許多和同業交流的機會。
  建銘表示,他認為花與植物的魅力在於色彩與姿態,每一個物件、色彩、形狀與姿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透過不同花藝設計師的組合與詮釋,賦予其商業價值與意涵,讓花不僅是商品,同時也是藝術。


煙花蕨醒
店址: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71號
FB:煙花蕨醒
IG:hanabiplant

No.12 恆溫花藝所 / 林俊緯 ▼

(照片可以往右滑喔!)

決賽設計理念

  恆溫花藝所此次以無人花店、自助花店為設計概念,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消費型態的改變與自動化智能科技的應用,以及人力成本上漲與缺工的議題中,使我們思考未來花店的趨勢與可能性。
  這個概念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的購買到新鮮的花朵。由於自助花店的運作成本低,價格也更合理,能在日常享受到美麗花卉所帶來的愉悅與療癒。
  我們覺得未來,花店的分層與需求會更清晰,也能在不同需求層次中找到屬於適合的花藝品牌及花店。

初賽發想及花店介紹

  將台灣傳統建築的鐵窗、黝黑的木炭、亮片、羽毛與鮮花等媒材互相結合,「恆溫花藝所」的設計師-林俊緯以「聚centripetal」為題,擷取剝皮寮歷經不同年代的記憶片段,透過解構與重組,重新定義剝皮寮歷史街區在當代的意義與價值。「同一塊土地上,經歷了不同時空的人、物、事件的發生,如今這些散落的記憶片段與軌跡,是否能再次相聚、化解與重逢呢?」林俊緯希望藉由觀賞者的體會與思考,讓剝皮寮如同浴火的鳳凰,得到重生的力量。
  林俊緯認為在花店工作不僅能夠透過設計花禮帶給別人幸福,最重要的是,花店工作同時也能讓自己樂在其中。花店工作能培養設計師將自己的創意、想像力與操作技術相結合的能力,也能讓設計師在工作的過程中獲得無限的靈感來源。
  與其他藝術創作相比,花卉作為創作媒材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林俊緯表示:「每一朵花有無法複製性,而花朵的生命從生長到死亡,轉而不朽,其中的每一個過程都充滿了美麗」。花藝作品的觀賞具有時限正是其迷人之處。
  林俊緯說:「本次參與第三屆花店職業大賽,除了希望能曝光花店的品牌外,也想要認識更多台灣出色的花店同業與花藝師」


恆溫花藝所 VACUUM FLORIST
店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415巷84號
FB:恆溫花藝所
IG:vacuum.florist

投票已結束!

加到我的最愛
購物車

登入

登入成功